
01 本土特色 康旅創新
井陘村落內,常用砌筑毛石擋墻的方法為“虎皮紋”工藝,即首先用石頭壘砌擋墻的基本結構,再用砂漿、水泥抹平不同石頭之間的縫隙。在這種工藝下成形的擋墻,從外表看來,米黃色的不規則石頭鑲嵌在灰色之間,紋理似虎皮形狀,故名“虎皮紋”。
而在洛陽村景觀石墻的建造過程中,作為項目經理的他積極踐行董事長劉江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宏觀指導,對“虎皮紋”進行改良,在村落人居環境改造與提升的過程中突出“本土特色”,留下“康旅創新”,展示“康旅服務”。
村莊內隨處可見的虎皮紋工藝
改良后的擋墻砌筑工藝,多了一份質樸與靈動
02 改變千篇一律的習慣
在擋墻砌筑上,項目經理在完成壘砌毛石的第一步工序后,并未選擇以填充砂漿的常規方法處理縫隙,而是從村落內直接取材一些清拆后剩余的碎石、鵝卵石勾入石縫中,再加水泥、砂漿等一起抹平。從外表看上去,較大的石塊中央摻雜著形狀各異、紋理豐富、色澤不一的小石和鵝卵石,縫隙填充飽滿,結實,在一眾“虎皮紋”墻面中顯示出獨有的特色。
井陘是千年古縣,很多傳統村落也有著悠久的歷史。項目經理希望通過新的嘗試,改變毛石擋墻千篇一律的狀態,通過“大石小石錯綜相嵌,石墻紋路鮮明駁雜”的視覺藝術,更生動地呈現井陘在地文化,讓人文與自然有更完美的契合。
03 添質樸之感,與自然相諧
項目經理還將村內大量存在的鵝卵石之效用發揮到了極致。在修建水渠外立面時,以鵝卵石為主要材料進行鋪裝,發揮其修補方便、防滑、耐磨的優勢,用鵝卵石鋪裝中自然形成的凹凸面,增添鄉土中立面的自然、質樸之感。更別出心裁地改變以土裝修葺水渠底部的施工法,在水面底部同樣鋪設了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改善水渠泥河地所造成的河流泥沙含量高的問題,讓村內河流更加清澈透明,更富“小橋流水人家”與自然相諧之意境。
井陘洛陽村村落環境改造工作十分繁重,當日夜趕工成為常態,當重任在肩成為篤行力量,項目經理依然沒有放棄工藝細節上的新思考、新設計、新嘗試。時間有限,質量永恒,他表示,未來會繼續執著修為、勤于鉆研,用創新舉措打開技術突破的“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