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知識200問之171-190問
171、鉀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鉀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生理功能:①酶的活化劑。鉀在細胞內可作為60多種酶的活化劑,如丙酮酸激酶、果糖激酶、蘋果酸脫氫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酰CoA合成酶、谷胱甘肽合成酶等。因此鉀在碳水化合物代謝、呼吸作用以及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②鉀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與糖的合成也有關,并能促進糖類向貯藏器官運輸。③鉀是構成細胞滲透勢的重要成分,如對氣孔的開放有著直接的作用。
缺鉀病癥:①抗性下降。缺鉀時植株莖桿柔弱,易倒伏,抗旱、抗寒性降低。②葉色變黃葉緣焦枯。缺鉀葉片失水,蛋白質、葉綠素被破壞,葉色變黃而逐漸壞死;缺鉀有時也會出現葉緣焦枯,生長緩慢的現象,但由于葉中部生長仍較快,所以整個葉子會形成杯狀彎曲,或發生皺縮。③老葉先表現病癥。鉀也是易移動而可被重復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病癥首先出現在下部老葉。
172、鈣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鈣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鈣是植物細胞壁胞間層中果膠酸鈣的成分,因此,缺鈣時,細胞分裂不能進行或不能完成,而形成多核細胞。鈣離子能作為磷脂中的磷酸與蛋白質的羧基間聯結的橋梁,具有穩定膜結構的作用。 鈣對植物抗病有一定作用。鈣也是一些酶的活化劑,如由ATP水解酶、磷脂水解酶等酶催化的反應都需要鈣離子的參與。
缺鈣初期頂芽、幼葉呈淡綠色,繼而葉尖出現典型的鉤狀,隨后壞死。鈣是難移動,不易被重復利用的元素,故缺素癥狀首先表現在上部幼莖幼葉上,如大白菜缺鈣時心葉呈褐色。
173、鎂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鎂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鎂是葉綠素的成分,又是RuBP羧化酶、5-磷酸核酮糖激酶等酶的活化劑,對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鎂又是葡萄糖激酶、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乙酰CoA合成酶、異檸檬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蘋果酸合成酶、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琥珀酰輔酶A合成酶等酶的活化劑,因而鎂與碳水化合物的轉化和降解以及氮代謝有關。鎂還是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化劑,DNA和RNA的合成以及蛋白質合成中氨基酸的活化過程都需鎂的參加。鎂在核酸和蛋白質代謝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缺鎂最明顯的病癥是葉片貧綠,其特點是首先從下部葉片開始,往往是葉肉變黃而葉脈仍保持綠色,這是與缺氮病癥的主要區別。嚴重缺鎂時可引起葉片的早衰與脫落。
174、硫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硫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是蛋白質的組成成分,所以硫是原生質的構成元素。輔酶A和硫胺素、生物素等維生素也含有硫,且輔酶A中的硫氫基(-SH)具有固定能量的作用。硫還是硫氧還蛋白、鐵硫蛋白與固氮酶的組分,因而硫在光合、固氮等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另外,蛋白質中含硫氨基酸間的-SH基與-S-S-可互相轉變,這不僅可調節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而且還具有穩定蛋白質空間結構的作用。
硫不易移動,缺乏時一般在幼葉表現缺綠癥狀,且新葉均衡失綠,呈黃白色并易脫落。缺硫情況在農業上很少遇到,因為土壤中有足夠的硫滿足植物需要。
175、鐵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鐵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鐵是許多酶的輔基,如細胞色素、細胞色素氧化酶、過氧化物酶和過氧化氫酶等。在呼吸電子傳遞中起重要作用。細胞色素也是光合電子傳遞鏈中的成員(Cytf和Cytb559、Cytb563),光合鏈中的鐵硫蛋白和鐵氧還蛋白都是含鐵蛋白,它們都參與了光合作用中的電子傳遞。鐵是合成葉綠素所必需的,其具體機制雖不清楚,但催化葉綠素合成的酶中有兩三個酶的活性表達需要Fe2+。豆科植物根瘤菌中的血紅蛋白也含鐵蛋白,因而它還與固氮有關。
鐵是不易重復利用的元素,因而缺鐵最明顯的癥狀是幼芽幼葉缺綠發黃,甚至變為黃白色,而下部葉片仍為綠色。土壤中含鐵較多,一般情況下植物不缺鐵。但在堿性土或石灰質土壤中,鐵易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而使植物缺鐵。
176、銅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銅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銅為多酚氧化酶、抗壞血酸氧化酶、漆酶的成分,在呼吸的氧化還原中起重要作用。銅也是質藍素的成分,它參與光合電子傳遞,故對光合有重要作用。銅還有提高馬鈴薯抗晚疫病的能力,所以噴硫酸銅對防治該病有良好效果。
植物缺銅時,葉片生長緩慢,呈現藍綠色,幼葉缺綠,隨之出現枯斑,最后死亡脫落。另外,缺銅會導致葉片柵欄組織退化,氣孔下面形成空腔,使植株即使在水分供應充足時也會因蒸騰過度而發生萎蔫。
177、硼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硼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硼與花粉形成、花粉管萌發和受精有密切關系。硼能參與糖的運轉與代謝。硼能提高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活性,故能促進蔗糖的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不僅可參與蔗糖的生物合成,而且在合成果膠等多種糖類物質中也起重要作用。硼還能促進植物根系發育,特別對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影響較大,因為硼能影響碳水化合物的運輸,從而影響根對根瘤菌碳水化合物的供應。硼對蛋白質合成也有一定影響。
缺硼時,受精不良,籽粒減少。小麥出現的“花而不實”和棉花上出現的“蕾而不花”等現象也都是因為缺硼的緣故。 缺硼時根尖、莖尖的生長點停止生長,側根側芽大量發生,其后側根側芽的生長點又死亡,而形成簇生狀。甜菜的干腐病、花椰菜的褐腐病、馬鈴薯的卷葉病和蘋果的縮果病等都是缺硼所致。
178、鋅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鋅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鋅是合成生長素前體—色氨酸的必需元素,因鋅是色氨酸合成酶的必要成分,鋅是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的成分,此酶催化CO2+H2O=H2CO3的反應。由于植物吸收和排除CO2通常都先溶于水,故缺鋅時呼吸和光合均會受到影響。鋅也是谷氨酸脫氫酶及羧肽酶的組成成分,因此它在氮代謝中也起一定作用。
缺鋅時就不能將吲哚和絲氨酸合成色氨酸,因而不能合成生長素(吲哚乙酸),從而導致植物生長受阻,出現通常所說的“小葉病”,如蘋果、桃、梨等果樹缺鋅時葉片小而脆,且叢生在一起,葉上還出現黃色斑點。北方果園在春季易出現此病。
179、錳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錳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錳是光合放氧復合體的主要成員,缺錳時光合放氧受到抑制。錳為形成葉綠素和維持葉綠素正常結構的必需元素。錳也是許多酶的活化劑,如一些轉移磷酸的酶和三羧酸循環中的檸檬酸脫氫酶、草酰琥珀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檸檬酸合成酶等,都需錳的活化,故錳與光合和呼吸均有關系。錳還是硝酸還原的輔助因素,缺錳時硝酸就不能還原成氨,植物也就不能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質。
缺錳時植物不能形成葉綠素,葉脈間失綠褪色,但葉脈仍保持綠色,此為缺錳與缺鐵的主要區別。
180、鉬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鉬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鉬是硝酸還原酶的組成成分,缺鉬則硝酸不能還原,呈現出缺氮病癥。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固氮特別需要鉬,因為氮素固定是在固氮酶的作用下進行的,而固氮酶是由鐵蛋白和鐵鉬蛋白組成的。
缺鉬時葉較小,葉脈間失綠,有壞死斑點,且葉邊緣焦枯,向內卷曲。十字花科植物缺鉬時葉片卷曲畸形,老葉變厚且枯焦。禾谷類作物缺鉬則籽粒皺縮或不能形成籽粒。
181、氯的生理功能有哪些?缺氯時作物有哪些癥狀?
在光合作用中Cl-參加水的光解,葉和根細胞的分裂也需要Cl-的參與,Cl-還與K+等離子一起參與滲透勢的調節,如與K+和蘋果酸一起調節氣孔開閉。
缺氯時,葉片萎蔫,失綠壞死,最后變為褐色;同時根系生長受阻、變粗,根尖變為棒狀。
肥料制造及肥害
182、如何制備固體型生物肥料?
(1)取普通頁巖1000千克,麥麩50千克,紅糖10千克,玉米淀粉5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固體、干重,下同)20千克,加水約100千克左右,充分拌勻,建堆高1~1.2米,寬0.8~1米、長度不限,待堆溫升至45~50℃時翻堆,連翻5次堆,攤開晾干,包裝待用。施用量以每667平方米計:大棚蔬菜600千克,速生蔬菜1000千克,綠化草坪及花卉800千克。
(2)玉米秸、麥秸等(任何作物秸稈均可)5000千克,麥麩200千克,紅糖30千克,玉米淀粉30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100千克,秸稈可長可短,最好鍘至5~10厘米長,加水并共同拌勻后,建堆高1.5米、寬2~3米、長度不限,測料下30厘米溫度50~55℃時進行第一次翻堆,此后測料溫達最高峰時,維持10小時再翻堆,共翻堆6~8次,而后拌勻即可直接作基肥使用,也可晾干后貯存備用。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入5000千克(濕重),并迅速翻入土壤,以防陽光直射殺死菌體。
183、如何制備液體型生物肥料?
(1)新鮮作物秸稈如青食玉米的秸稈、地瓜秧蔓或新鮮牧草以及鮮嫩雜草500千克,麥麩15千克,紅糖10千克,玉米淀粉5千克,黃豆粉2千克,過磷酸鈣12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15千克。將秸稈或雜草鍘碎,共同混勻,置于深0.8~1米、約6立方溶積的水泥池中,也可臨時挖土坑墊塑膜應急使用。將混勻后的草料、菌種等攤于池底,上覆1~2層遮陽網,再壓數根木棒,然后灌水至沒過草料30厘米左右,并將池沿進行遮陽處理。氣溫25℃以上時,數日后即有氣泡冒出水面,去掉水中覆蓋物后,用鐵叉類工具將草料等邊抖邊翻一次,繼續令其發菌。約20天后,即可取其菌液作追肥用。以每667平方米計,大棚蔬菜2000千克,速生蔬菜3000千克,大田作物1500千克,果樹1600千克,綠化草坪及花卉等2500千克。條施、穴施均可,注意壓土或者壓水,使肥液深入根際及其以下部位。
(2)取干雞糞5千克,麥麩2千克,豆餅粉1.8千克,紅糖0.5千克,淀粉0.2千克,水30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1千克。充分混勻后置于普通水缸類容器或小型水泥池,上覆遮陽網或草苫遮陽即可,注意每天攪拌1~2次以增氧。氣溫25℃時,10天即可使用。施用方法:將菌液過濾,對入清水用于噴施:大棚菜300倍,速成蔬菜200倍,果樹150倍,其它作物120倍左右,草坪花卉等120倍,噴施操作同市售生物肥料。
184、如何制備追施型生物肥料?
(1)木粉生物肥:配方為:木屑1000千克,麥麩100千克,豆餅20千克,雞糞200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13千克。雞糞粉碎后,與木屑等全部拌勻,加水淋濕,使含水率約為55%~65%,建堆,每周翻一次,連續翻4~6次,晾干備用。生產要點:遮陰、防雨、防蟲。施用:用于高產出作物如大棚蔬菜作基肥時每個配方一次性施入,作追肥分3次溝施或穴施,隨即覆土,施入3天后再澆水。用于果樹,可挖穴施入。
(2)雞糞生物肥:配方為:雞糞1000千克,麥糠200千克,麥麩50千克,微生物復合菌種15千克。生產方法基本同上。施用:作基肥時每667平方米只需該配方的一半,作追肥時應分2~3次溝施條施,方法上述相同。
185、冬季如何積造優質農家肥
(1)選擇好積肥地點 首先選擇離糞源較近,背風向陽和運輸方便的地方。
(2)計劃好糞堆占地面積 糞堆形狀最好是圓形,糞堆高度一般在1.5米以上,否則不易保溫。堆肥時要將堆制的各種農家肥打碎混合、拌勻。
(3)要增加熱性肥料的比例 冬季積造農家肥要適當增加大牲畜糞等熱性肥料。這樣不但肥料發酵快,而且質量好。此外,還應當減少水和土的用量,以提高糞堆溫度,加快發酵。
(4)堆制方法 在確定好糞堆底面后,先鋪一層黃糞或各種亂草,再逐層堆放混合均勻的各種農家肥,一直達到要求高度止。
(5)注意加大糞堆 冬季寒冷,糞堆如果太小,易被凍結,不能發酵,影響質量。而加大糞堆后,熱量散發慢,有利于發酵。
(6)最好采取封泥保溫 為了保持糞堆溫度,防止養分損失,可在糞堆周圍用玉米葉或亂草覆蓋,使之形成一個30—50厘米的保溫層,外圍再鋪上舊稻草稈,然后抹泥封閉。與不加保溫層相比,有機質含量提高1.96%,速效氮和速效磷也有很大的提高。
(7)加快凍糞發酵在糞堆中刨一個坑,坑內堆放草,然后點火發煙,慢慢熏悶。但應注意的是,點火發煙不是明火燒草,以免糞肥過熱失效。另外,為防止寒潮侵襲,糞堆上應蓋一層薄土或亂草。有條件的還應覆蓋舊塑料布。糞堆化凍后,堆悶10余天,使內外上下都腐熟,倒后備用。
186、怎樣配制蔬菜育苗營養土?
育苗營養土要求質地疏松,透氣性好,養分充足,保水保肥性強。一般配制育苗營養土的方法為:用熟化、肥沃、沒有種過茄果類的菜園土60%、細沙20%、生物有機肥20%,混合均勻后過篩,并加入適量的氮磷鉀速效養分。速效養分的添加量控制在:速效氮150~300 毫克/千克、五氧化二磷200-500毫克/千克、氧化鉀400~600毫克/千克。育苗土中添加化肥的量可根據其有效養分含量推算,一般100千克育苗土中加過磷酸鈣3千克、硫酸鉀0.2千克、硫酸銨0.5千克。如果采用床土育苗,一般每平方米苗床土用生物有機肥2千克,撒施后結合翻地與15厘米耕層內的土壤混合均勻后播種。
187、如何制作秸稈肥?
秸稈肥制作方法:用干秸稈7份、人糞尿1份、畜禽糞尿2份及適量馬糞、碎柴。于3月份,把準備好的秸稈切碎或粉碎成3厘米左右的碎塊,按體積比1:2:7 的比例將人糞尿、畜禽糞尿和粉碎好的秸稈充分混拌均勻,澆足水(材料含水量以60%~70%為宜,即當水加到手握成團,觸之即散的狀態為宜)。再把準備好的碎柴堆成一堆,選背風向陽之處點燃,把畜禽糞用熱水澆透抖好(溫度在40℃以上),蓋在點燃的碎柴上,做個暖心(發熱點),然后把已混好的秸稈一層層蓋在畜禽糞上,堆高不應低于1.5米,堆好后要注意管理,防止人畜踐踏,并觀察堆溫,把堆溫控制在50℃~60℃,最高溫度不能超過70℃。因為此溫度范圍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動,可加快秸稈的分解速度,同時又可殺死病菌、蟲卵,減少氨的揮發。這樣堆腐7~10天,溫度達60℃~65℃,此時可以進行倒糞,然后每隔7天左右倒一次,共倒3~4次,大約需35~45天就可以發酵好。發酵好的秸稈肥具有黑、亂、臭的特點,有黑色汁液和氨臭味,濕時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
188、在秸稈肥制作過程中要注意那些問題?
一是如果3月底或4月初造秸稈肥,為了在種地前發酵腐熟好,應采取加大暖心,堆頂用塑料薄膜覆蓋和適當多加些人糞尿與畜禽糞的辦法促使秸稈盡快發酵。
二是在堆制過程中,人不可上去踩,更不能往秸稈肥里摻土和用土壓堆,否則不易發酵。
三是堆好后應注意觀察,發現肥堆冒氣掛霜時,及時用拌好的秸稈覆蓋上,利于保溫。四是秸稈肥不要發過勁或發不好就用,以免影響其肥效。
秸稈肥一般做基肥或者種肥,一般每畝用量1500~2000公斤。
189、怎樣用樹葉制造有機肥?
秋天樹葉開始下落后,開始收集樹葉,把它投入已挖好的坑中(30厘米深,長、寬根據樹葉量多少而定)。以后按照一層樹葉(10厘米厚,樹葉上要灑適量水,始終保持濕潤)一層濕土(5厘米厚)堆積,直到樹葉落完。最上層為落葉,一般堆厚50-60厘米。翌年3-4月份,樹葉已相互黏連成塊,有臭味,內部深褐色。在該樹葉作肥用之前1周,讓上層樹葉晾曬至可以燃燒時點燃。因下部落葉潮濕,大部分樹葉不能充分燃燒,灰呈黑色,只有小部分燃燒充分,灰呈灰白色。等火熄滅后,把下層樹葉翻上來晾曬至可以點燃,重復第1次燃燒步驟。一般需進行2-3次晾曬燃燒,才沒有大的樹葉剩余。處理的最終結果是燒成灰的樹葉與土混成一體,色深淺適中,有燒味,質地松軟適宜。此時即可作有機肥使用。
190、怎樣用樹落花制造有機肥?
楊樹是雌雄異株樹種,每年3月份雌株上的花序有相當一部分花序落地。這不但影響了衛生而且影響了美觀。若把蕾期的落花序收集起來稍加漚制,即是一種不錯的肥源。一般的漚制方法如下:
把地上的楊花花序掃成一堆,灑入適量水,摻入1%尿素,外加厚塑料膜覆蓋,堆漚15- 20天即可使用。若把其中的花序軸清除掉,可以作無土栽培基質。因為楊花花蕾個體很小,外觀上和土壤中的團粒結構極相似,若摻入少量細沙,作無土栽培基質效果更好。此種制作肥料的優點在于材料幼嫩,漚制腐熟快;大小與形態和土壤團粒相似,可更好地改良土壤,如增加黏地土壤的通透性。
- 上一篇:肥料知識200問之191-200 2018/4/13
- 下一篇:肥料知識200問之151-170問 2018/4/13